听红色故事《吴德峰:走后门没门,连窗户都爬不进去》有感
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郑海燕
中国是个人情社会,讲究礼尚往来,然而又有多少人钻了“礼尚往来”、“人情”几个字眼的空子,又有多少人因为“人情”而为难,也因为人情而违背了自己的初衷。
今天听读了党小组长刘莉敏讲述的红色故事《吴德峰:走后门没门,连窗花都爬不进去》,故事不长,却引人深思。“走后门没门,连窗花都爬不进去”多么斩钉截铁的话语,多么掷地有声,这是吴德峰做人做事的准则。吴德峰长期担任政法战线的领导工作,拒绝为继母的侄儿求情,拒绝为胞弟吴世悉打招呼求情,拒绝原来的部下来求他解决私人问题,他的铁面无私无疑会让他的家人、亲属、好友觉得他是一个无情的人,然而他的无情却是他职业道德操守所在,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,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做的。如果是我面临同样的事情,我想我一定不会如此果断,我总会纠结,纠结会得罪人。然而听完吴德峰的事迹之后,让我幡然醒悟,深思良久。
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,但人情也有公私之分、正邪之异、善恶之别,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,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,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:一、要管好“小细节”,作为党员时刻铭记自身身份与责任,对自己在日常人情交往中不守纪律和不讲规矩的做法进行及时纠正,对踩“红线”、闯“雷区”的“小言小行”也要坚持零容忍。同时,对家属亲友的言行要真管严管,严防自己被“套牢”“围猎”,要在身边人“第一次开口”时就及时拒绝,要在枕边人“第一次吹风”时就及时制止,对违反纪律的“说情”,坚持“露头就打”,对违背原则的“打招呼”,一律“双手摆摆”,谨防亲友搞“权力递延”。二、要养好“小习惯”,要增强纪律规矩意识,坚持局不乱入、嘴不乱吃、手不乱伸、脚不乱迈,要仔细对真人情和假人情进行甄别,远离那些别有用心,机巧钻营,试图通过套近乎而拉拢关系的人。既要杜绝那种“吃一点、拿一点”没关系的心态,也要摒弃“帮人打个招呼、说个情”没什么大不了的侥幸心理。做到在各种物质诱惑、人情攻势面前岿然不动,养成时刻“净目、净面、净手”的好习惯。三、要改好“小病灶”。主动对照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和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,对日常人情交往中的言行举止进行主动“翻检”,及时对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、与人交往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、苗头性问题“筛选排查”,多给自己拎拎耳朵,敲敲边鼓,确保防微防初,管到小处,严到实处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